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4%,而新能源商用车只有6.8%。由此也不难看出,商用车的新能源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乘用车。商用车工况复杂、需求多样,其生产资料属性也要求车辆必须具备多拉多赚、高效运营的能力……这些都是摆在商用车新能源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指出,要解决新能源商用车的这些难点,解决为什么发展慢的问题,不是靠补贴,不是靠特别照顾,而是要在技术路线上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新的措施。他进一步提到,一些区域推进商用车新能源化不要死守纯电动路线,而是要把增程式很好地引用进来。
抛开新能源化程度较高但数量占比不高的客车不谈,商用车中占“大头”的卡车新能源化过程中,重卡换电路线已经渐成主流,而数量占比更高的轻卡究竟要走哪条路线,生产企业却是各有各的选择。
在打造多能源并举技术路线的同时,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城市商用车领域对增程式电驱动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探索。8月28日,其全新一代增程式冷藏车——远程星智吉冷鲜在马鞍山发布。我们不妨以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为例,看看它是如何破解轻卡新能源化路上的难题的?
最核心的是“成本难题”
今年底,新能源购置补贴将正式退出,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将直面成本问题。在受限于动力电池等成本导致购置成本偏高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型必须“开源节流”,从降低日常运营成本、提升出车收益两个维度“找平”与传统车型的成本差距。
先来看日常运营的能耗成本,我们按多数轻卡司机每天行驶200公里一年出勤300天计算,远程星智吉冷鲜油电综合使用成本相比传统燃油车一年就能节省2万多,这样3年左右就能把买车多花的钱省出来。尽管新能源车的购置成本高于燃油车,但从长远来看仅燃料一项就比燃油车省很多,且拥有高路权,多拉快跑赚更多。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载重问题,这是决定一款轻卡“工作能力”的核心指标。据介绍,远程星智吉冷鲜通过一系列轻量化设计,在上一代车型基础上科学减重320Kg,载质量最大可达1.1吨,略高于同类纯电动车型。
通过运营、载重等几个方面或节约、或创收的“找平”,在经历一定的运营周期之后,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就可以拉平购置成本差距。在此基础上继续运营,则能够实现运营效益的正增长。而且,这款车型可上绿牌,在城市内拥有比燃油车更宽泛的路权。
第二关是“效率难题”
效率是横亘在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路上的第二个难关。
用户对轻卡的效率需求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上,需要频繁充电的纯电车型在这一点上备受诟病,对于追求高效运营的轻卡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禁不起浪费。
据介绍,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在同等运营工况下,每天较传统燃油车可节约1~2小时。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驻车打冷时间下降50%,从20℃降到0℃只需20分钟,降到-18 ℃约60分钟;货厢多温区可一车多用,同时满足冷藏、冷冻、常温需求;电池水冷充电时间下降30%左右;还有针对车辆长度、载重等实际情况为卡车司机量身打造的货车地图供司机在运输过程中使用。
此外,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复合材料板簧衬套、拉杆球头、免维护轴承、传动轴、空压机等关键零部件采用免维护技术,无需加注润滑脂,维护周期由普通的1万公里/3个月提升至50万公里/5年,节约了保养时间,提高了整车出勤率。
车辆出勤率高意味着冷链用户的高强度运输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叠加节能环保、低运营成本,远程星智吉冷鲜与纯电车型、燃油车型之间的比较优势就能够得以最大化体现。
“场景限制”亟需突破
事实上,在城市配送领域,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纯电冷藏车。不少城市都对市内配送车辆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甚至规定了从事市内配送的车辆只能选择新能源车型。
在只能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竞争就只能在技术路线之间展开。
与纯电车型相比,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最大竞争优势就是没有“里程焦虑”。车辆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搭载1.5T增程器+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能实现600+公里超长续航里程,无须在高频运输或者遭遇堵车、卸货等待时间长等情况下担忧电量不够用的问题。
不仅如此,距离更长的城际工况,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也完全能够胜任。据介绍,其搭载智能动力模式切换系统,可实现油、电自动切换,城际物流可切换纯电+增程模式,覆盖更多运营场景。
解决了以上三个主要难点,远程星智吉冷鲜增程式冷藏车可以说是完美填补了冷链运输市场的痛点。在此基础上,它还具有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增值福利,可以为冷链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
在上市活动现场,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将增程式技术路线描述为“后补贴时代最佳技术路线之一”,在冷链物流市场,远程增程式冷藏车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未来,经历了诸多升级的远程新一代增程式冷藏车——星智吉冷鲜能否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打开冷链运输市场,在后补贴时代实现完全市场化推广?
回顾过往远程增程式轻卡的市场成绩,前代远程增程式冷藏车GLR已连续3年在冷链物流市场保持行业第一。也许,用户的选择已经给出了答案。